51经典美文网

51经典美文网>春秋大义2隐公元年熊逸 > 第224章(第1页)

第224章(第1页)

567详见童书业:《春秋左传研究》,中华书局,2006年,第342-345页。

568李山:《周初〈大武〉乐章新考》,《中州学刊》,2003年第5期:随着更多器物的发现和研究,王国维等人的说法逐渐引起怀疑。屈万里《谥法滥觞于殷代论》、黄奇逸《甲金文中王号生称与谥法问题的研究》、彭裕商《谥法探源》等,都认为生称王号的说法并不符合实际,谥法的起源甚至要早到晚商时期。

569汪受宽:《谥法研究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5年,第11-12页。

570汪受宽:《谥法研究》,第12-18页。该书第17页对周初谥法有三点归纳:第一,给谥对象有贵族、有王姬、也有周王,并没有严格的规定。第二,最早只有贵族给父祖的私谥,然后才有王朝的公谥,而且公谥似乎只见于给王朝成员,没有诸侯、贵族向王朝请谥的。第三,由于谥号是追美尊者、长者和表示哀伤感情的,所以最初只有美谥、平谥,没有恶谥。

571[美]夏含夷:《燕国铜器祖考称号与周人谥法的起源》,《古史异观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年,第191-200页。

572杨希牧:《先秦文化史论集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5年,第280页:史料应可说明:谥号及谥法绝非战国之际之制,而极可能是周初之制;周初诸王生称之谥或是生时美名者疑即诸侯以字为谥之生字,故生时称之而与死后之谥无别。惟论者必认为周初犹冠而字之之制,周初诸王之生时美名仅是一种美名,则后此冠而字之之字也非不可是演变自此种美名。但此仅属推测,而于史难稽矣。

573杨希牧:《先秦文化史论集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5年,第264页。

574[清]阮元《十三经校勘记》,李学勤主编《礼记正义》,《十三经注疏(标点本)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9年,第250页注3引:惠栋校宋本“其”作“且一”,岳本亦作“且”,无“一”字,宋监本同,《考文》引古本与宋本同,足利本与岳本同。段玉裁云:“且”字见《仪礼》者四,见《礼记》者三,见《公羊传》者三。疏家多不得其解,今案《说文》“且,荐也”,凡承藉于下曰且,凡冠而字只有一字耳,必五十而后以伯仲,故下一字所以承藉伯仲也。言伯某仲某是称其字,单言某甫是称“其且”字。若韩非子于孔子单言“尼”,盖五十以前事也。此注家“且”字之说也。其说甚详,不可备录。又云:《檀弓》注“且”字,俗本讹作“其”字,今本《左传》哀十六年疏引讹作“目”字,宋本《礼记注疏》讹作“且一字”三字。惟南宋《礼记》、监本及庆元本《左传》哀十六年疏作“且”字不误。

575[清]阮元《十三经校勘记》,李学勤主编《春秋左传正义》,《十三经注疏(标点本)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9年,第1394页注1引:宋本、宋残本、足利本无“未”字、“而”字,不误。案《困学纪闻》云“卫侯赐北宫喜谥曰贞子,赐析朱锄谥曰成子,是人臣生而谥也”。王氏亦沿袭误刻而有此论,后人往往承之。

576杨伯峻:《春秋左传注》,中华书局,1990年,第1413页:杜谓皆死而赐谥及墓田。然证以洹子孟姜壶铭,郭沫若谓陈无宇生时即称洹子,谥可以生时即有,详《积微居金文说·洹子孟姜壶跋》。

577杨树达:《积微居金文说》,中华书局,1997年,第37页:郭君谓洹子孟姜为生人之称,陈无宇生时即称洹子,其说是也。《史记·田敬仲世家》云:“于是田常复修釐子之政,以大斗出贷,以小斗收。齐人歌之曰:“妪乎采芑!归乎!田成子!”此为当时歌辞,且芑子为韵语,此陈恒生时即称田成子之确证。

578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。

579[清]徐昂发《畏垒笔记》,殷礼在斯堂丛书本,卷四:高诱《鸿烈解序》载尺布谣云:“一尺缯,好童童;一升粟,饱蓬蓬;兄弟二人,不能相容。”此与《史记》殊别。愚谓“好童童”、“饱蓬蓬”,与今俚语正同。岂太史以其文不雅驯,从而润饰之欤?

580[清]赵翼《陔馀丛考》卷二十二“古人追叙前事文法”,中华书局,1963年,第430页:洪容斋谓《武成篇》周王发之语,是时武王尚未代商,安得已称周王?盖史官追记之误也。然不特此也,《尧典》四岳荐舜曰:“有鳏在下曰虞舜。”虞者,舜有天下之号,其时方在下,乃已称虞舜。《左传》卫州吁弑君,石碏之子厚问定君于碏,碏告以觐王,曰:“陈桓公方有宠于王,若朝陈使请,必可得也。”是时陈桓公尚在,乃已称桓公。又楚公子子干自晋归国,将立为王,晋韩宣子问叔向:“子干其济乎?”叔向以为不能。宣子曰:“齐桓、晋文不亦是乎?”言桓、文皆已出亡在外而终得国也。宣子晋臣,乃称其先君曰“晋文”。伍子胥谓使者曰:“语尔平王,欲国不灭,释吾父兄。”是时平王尚在,乃称其谧。《战国策》齐使使问赵威后,使者曰:“奉使使威后,而不问王,先问岁。”是觌面称其谥也。《韩诗外传》:周公谓伯禽曰:“我武王之弟、成王之叔。”周公时成王尚在,乃已称王。《史记·田世家》:田成子以大斗出,小斗入,齐人歌之曰:“妪乎采芑,归乎田成子!”是进成子尚在,乃已列成子。(《韩非子·外储篇》亦述歌曰:“讴乎其已乎,苞乎其往归田成子乎!”)又汉高祖朝太公,家令说太公曰:“高祖虽子,人主也,太公虽父,人臣也。”又高祖过赵,张敖上食,高祖箕踞慢骂,赵相贯高等说敖请杀之,敖曰:“吾先人亡国,赖高祖得复国,秋毫皆高祖力也。”是时高祖尚在,乃已称高祖。古人追叙前事,文法往往如此,疏节阔目,文义自明,固不如后人之密也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保卫大武汉:武汉会战  大佬,锦鲤甜妻在七十年代重生了  蜉蝣症  先婚后爱  女配重生后更能作了  跟六个大魔王订婚后  本宫不想当皇后  活不明白  农家子的科举路  退出修罗场后我对情敌真香了  我和隔壁影后官宣了  楚郎  吃个鸡儿[电竞]  命运修正系统[快穿]  御坂0000号要成为英雄  当犬系皇帝遇上狼系摄政王  世界十大超级间谍传奇  单恋  强势缠爱,总裁欺人太深  [HP]涩果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