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经典美文网

51经典美文网>官场的游戏 > 第14章 私心(第1页)

第14章 私心(第1页)

众人的反应,早在罗岩的预料之中。他也不着急,喝了口酒,吃了几口菜,放下筷子。点着一支烟抽了几口,才慢慢开口。“为什么要生产这两种产品呢?一是投资少,见效快。二是行情好,产品畅销。三是利润高,赚钱多。你们谁见到买棺材和骨灰盒讲价的,到时候还不是咱们要多少钱就是多少钱?”“还有一点,就是场地和厂房都是现成的。村里原来的砖瓦厂不是黄了么,把那里收拾一下,就能生产。”“还有一个优势,就是原材料容易得到。咱们本地就有,不用从外面买,价钱很便宜。”“东山那边有高岭土,可以用来做骨灰盒。山上的椴木和桦木很多,可以用来做棺材。”“骨灰盒主要面向国内的城市市场。人总是要死的,城里人不象咱们农村,有自己的坟茔地。他们死了,大部分都放在骨灰盒里,存放在家里或者殡仪馆里,对骨灰盒的需求还是很大的。”“棺材主要面向外国市场,主要是日本市场。日本人的丧葬习俗跟咱们不一样。他们火化的时候,是把遗体和棺材一起火化。这就要求棺材要好烧,也就是容易烧掉,烧干净。”“椴木和桦木材质软,重量轻,容易燃烧干净,正适合日本人的需要。这跟咱们使用松木、柏木这些硬木做棺材正好相反。椴木和桦木不值钱,尖山和整个三官乡乃至于其他地方都有很多。一旦打开日本的棺材市场,一定赚大钱。”蔡强终于找到了说话机会。“老弟啊,我知道你是为了咱们好。可是做棺材和骨灰盒,是不是……?啊,好说不好听啊?”“蔡主任,这我可要批评你啦。咱们堂堂正正赚钱,有什么不好听的?总比你们欠钱,过年躲债都不敢回家好吧?”尖山村现在还有十多万外债,经常有债主上门要账。这些债务,主要由这么几部分组成。一是投资失败。前些年提倡大办乡镇企业,但是大多都失败了。尖山村贷款和集资办了个砖瓦厂,结果机器设备不行,技术也不过关。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,至今还扔在那里,后来只能停产。银行贷款用村里的林地抵押,还不上钱,银行就把林子给收去卖了。银行的钱还上了,但是当初钱不够,谁去上班谁出钱,实际上就是村民集资。厂子黄了,集资钱却还不上,一直欠着。另一个债务是招待费。一部分是村干部们大吃大喝的欠账,另一部分是招待上面人的欠账。原来尖山村有一家高二饭店,因为欠账收不回来,干不下去了,只好关门大吉。高二现在还经常找村里要账。此外,村里还欠村干部和民办教授的工资。这也是蔡强想要罗岩把钱打到村委会账户的原因。钱到了村里,别说上什么项目,连给村里还债都不够。更何况,那帮家伙没准儿还想从中捞一点儿呢。罗岩这几个月跟村民们混在一起,知道这个情况,自然不会把钱交到他们手里。他可不指望村委会这几个人,能带领村民们致富。蔡强自然不愿意轻易放弃。“生产棺材和骨灰盒也不是不行,就是这东西有点儿邪性。我前年去基林省的时候听说,那里的一个骨灰盒厂,30多个工人晚上在屋子里睡觉,第二天早晨起来,工人们就都躺在院子里睡觉。”“是啊,是啊。”村会计是蔡强的亲信,两人在账目上没少做文章。他也希望把钱打到村里的账户上,便于做手脚,就顺着蔡强的话补充。“我也听说了一个怪事儿,南边的一个棺材厂,一到晚上,棺材就自己出来到外面转悠。那个厂子吓死了好几个人,没干上半年就黄了。”蔡强又说话了。“咱们农村人迷信,跟你们城里人不一样。生产棺材和骨灰盒,村民们肯定不答应,也没人敢去上班。”罗岩笑了笑。“原来是这样啊,既然这个项目不合适,那就算了。唐薇,我明天就不回去了,你自己回去,告诉你爸,不用往这里投钱了。”这一下,几个人着急了。蔡强急忙说道:“别啊,不办棺材厂,咱们可以干别的啊。”“干别的,你们不是说不行吗?我记得当初跟你们说过,咱们可以利用本地条件,发展几个产业……。”罗岩重生之后,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,跟蔡强和其他村委会干部商量过一些项目。这些项目大致上分为三个类别。一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养殖业。这个养殖业,不是一般的养牛、养羊、养猪项目,而是养殖河鱼、和哈什蚂。河鱼就是罗岩跟唐薇说的那个项目。哈什蚂,当地叫做蛤蟆,学名叫中国林蛙。既能做补品,也能食用。林蛙油可以做保健品,还可以做高级润滑油。母林蛙的市场价格,一个至少能卖三四元钱,是一种高档食品,饭店里很畅销。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养殖林蛙在技术上没有多大难度,挖几个池子作为产卵地,孵化成蝌蚪,长成小林蛙之后上山,自己捕食生长。秋天的时候下山到河里过冬。在罗岩的前世,他家乡就有很多成功的林蛙养殖例子,养殖户赚了不少钱。尖山村有水有山,本地也有林蛙,很适合这个项目。第二类项目是种植业,罗岩选了几个品种。一是种植大榛子,采集坚果,地头收购价至少15元一斤,一亩地能产400——600斤,亩产值6000——8000元。大榛子是多年生经济作物,一次种植可以连续多年收获。只要栽上苗木,适当管理就行。每亩利润在四五千元以上。二是结合塑料大棚,山野菜人工种植。整个金桥县都是山区,有大量的山野菜出产。每年春末夏初,当地人都上山采山野菜食用。头脑比较灵活,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,就有人把山野菜拿到城里去卖,增加收入。不过,天然的山野菜,只有不到一个月的盛产期。过了这段时间长老了,就不能吃。罗岩的思路是,用塑料大棚人工种植,就象一般蔬菜那样反季节生产。因为山野菜价格高,也不用占用多大土地,大棚的投资也不多,效益却比一般的蔬菜品种高得多。这也是罗岩前世家乡的成功经验。这些项目中,投资都不大,技术上也没有什么问题。除了大榛子要从外面购买苗木之外,剩下几项的种源,都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。河鱼项目利用河岸两边,连耕地都不占用。哈什蚂项目利用山沟,也不占用耕地。种植大榛子和山野菜虽然占用耕地,但是用量不多。尖山村的耕地很多,根本就不差那点儿土地。可是罗岩跟蔡强几个人说过之后,却没人感兴趣,都不愿意干。喜欢游戏官场,大不了回家种地去()游戏官场,大不了回家种地去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复仇:从走出监狱开始  四合院:躺平的我成了首富  秦画眉  解藏  病态温床  我真没想当巨星  初春微醺( H)  惊!码字机大大竟是外星触手怪!  神医穿成小可怜后  前妻,束手就寝  男友是我强睡来的( H)  八零小俏妇:成为兵哥哥掌中宝  重生之谋妃当道  意动天开  下堂后成了前任的皇嫂  农家锦鲤小娇妻  三十欢  星河江淮,映澈予卿  爱欲--明海苏听  团宠真千金靠直播算命爆红了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