丫鬟劝道:“您难道不会思念六少爷,而半步都离不开灵堂吗?怎么能乱走呢。”接着就又是一通佛堂苦诵经。府里人议论:这个青春寡妇,虽然脸色苍白了,脸颊凹陷了,身体瘦弱了,却还是太活泼一点。更可怕的是,她竟然吃着几根青菜,半两米饭,还慢慢地,还有点脸色红润回来了。了不得,了不得!虽然这个人,还刚刚只有十六岁,但她是个寡妇。还是个青春寡妇。寡妇,哪怕多吃一点油水,哪怕多走半步路,哪怕做绣活的时候,做的花样子新鲜别致了一点,都要被人怀疑是“守不住的人”。祝老夫人听说了,为下人们怀疑媳妇的名声,而哭得一天都吃不好饭。烈女祠(四)出云甩开大袖子,扯着大褂子,满脸花花绿绿的油彩,做着滑稽夸张的动作。台下一片哄然大笑声。一双双的月牙儿,一片片黄烂牙齿。秋风正爽,天空显得特别高,特别蓝。演过一场滑稽戏,在一张张劳累了三个季节的面孔的笑容里,曾经王孙公子千金难求他下场的出云,就又连续地又演了七八场毫无技术含量,夸张可笑的杂技、滑稽戏,出了一身的汗。到最后下台的时候,出云的汗,把脸上的油彩都花了。他坐在草台边的草拢子上,拿灰扑扑的袖子擦汗。老婆子大嫂子都瞅着他乐。男人们也乐。搭戏台的一个老头拿了个缺半边的破碗,过去给他舀了点水,出云咕噜噜一口喝完。才问:“怎么又要演?”老头说:“祝家本家送来了一位夫人,就在烈女祠附近住着。说是要开恩典进祠堂立牌坊的人。祝家本家那一族,就请了神要唱大戏祭祖。最近见天地唱。我们村凑个热闹,也多演几出戏。”出云看着那碗混浊的水映出他涂满油彩的脸:“六少奶奶?”老头笑了笑,露出皱巴巴嘴唇下的一口豁牙:“听说行六。”他们正说着话,一个十三、四岁模样的小媳妇挑着水经过他身旁,一双小脚,走得非常缓慢,想停下休息片刻,但做成尖底的桶根本放不下来。因此浑身是汗,汗流得比出云还厉害。老头见了,就问:“二妹,你婆婆又叫你去打水?”又瘦又小的二妹穿一见破袄子,生得瓜子脸,很灵巧的模样,见有熟人问她,先是要抬头一笑,见是两个男人,就赶紧把头低下去,吃力地挑着水走了。出云说:“她是哪个?好像经常看戏的人里面没有她。”老头看了看她的小脚,说:“平阳县外的那个罗家村的,那边时兴裹脚。是梁二嫂子家买来的新媳妇。”出云知道梁二嫂子,那是这个祝家佃村里的一个寡妇,脸上有个肉瘤子,每次都是陪着她那个小儿子来看戏。还给戏班子送过几次水。梁二嫂子命苦,虽然家境不错,但青年死了丈夫,家里只有一个遗腹子。她带着独子,虽然家里有几亩田,几头大畜牲,可以雇一两个人,却因为是寡妇,谁都信不过。何况独子病怏怏地,经常顾得了儿子,顾不了田。就买了一个媳妇。出云把长眉皱起来:“梁二嫂子的儿子才八岁?”老头撇他一眼,嘿嘿笑:“是五岁。”出云不说话了。他在乡下县里跑戏,也知道这种小丈夫、童养媳之类的事情,是人人看作平常的。买这种大年纪的媳妇,是当作买一个劳力。儿子长大以后还可以圆房,又省了娶媳妇的钱。如果儿子长大后嫌这媳妇老,也可以卖掉,再拿一笔钱。休息了一会,上面又招手说要开唱,问出云来不来。出云想了想,把怀里的碗往老头怀里一塞,脸上涂着油彩,撒腿跑了:“我去别处看看,有没有要搭戏的。”而烈女祠稍远一点的祝家祠堂,锣鼓正喧天。罗二妹挑水经过了烈女祠。烈女祠朱门黑瓦,门口竖着两个鬼脸的婆娘,一个说是班昭,一个不知是什么人,只混说是圣人的妻子,也是德行很好的。门口往里看,黑洞洞的,不见一点光,只有烟灰飘出来。罗二妹实在撑不住了。见了烈女祠附近无人经过,不会有人向婆婆告状,又见到祠门前地上有两个土坑,刚好放下尖底桶,就想:我好歹坐一会。就一会。坐下的时候,二妹嗅到了烈女祠里飘出的一点香火味。烈女祠是给前朝的一位贞烈女建的,她未嫁夫死,甘心殉葬,据说悲痛欲绝,砍了自己十几刀。当时的县太爷感其贞烈,与她夫家的族人,一起合建了一座烈女祠。自此后,附近大凡是出了什么贞妇烈女,就都到这烈女祠里供一盏长明灯,竖一个牌位。百年来,也摆了大大小小七十多盏灯了。香火鼎盛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喜事成双 警察!别跑! 来自民国的楚先生 偷腺体的男孩ABO 巨星成长手册+番外 羿老师的挥鞭日常h 后宫三千读我心,反派秒变小甜心 我非任我非 人间降临 穿到星际被迫修罗场[ABO] 驱魔师开了养鬼副业后 以身试爱 魏宋风流 我在海贼里拿到恋爱剧本 驸马爷,公主来找你了! 心之所动一舞倾城 巷末深夜食堂[美食] 看見,看不見 拯救哥哥计划(重生) 云烟未了(限)重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