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经典美文网

51经典美文网>春秋隐公元年春王正月 > 第242章(第1页)

第242章(第1页)

929杨伯峻:《春秋左传注》,中华书局,1990年,第63,248页。

930[清]惠士奇《春秋说》卷七:隐二年无骇帅师入极,《左传》谓司空无骇入极,费庈父胜之。庈父,费伯也。元年夏四月传:费伯帅师城郎,不书于策者,盖费伯扬言城郎,实潜谋入极,故二师合而胜之,此行兵诡计,特假此为名,故不书于策。城郎在隐九年,故知元年费伯之师非城郎也,极乃近郎之地,贾逵云戎邑,不知何据,当考。

931《论语·宪问》:子张曰:“书云:‘高宗谅阴,三年不言。’何谓也?”子曰:“何必高宗,古之人皆然。君薨,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,三年。”

932[日]竹添光鸿《左氏会笺》,富山房编辑局,明治四十四年:费伯,鲁懿公之孙,费庈父也。见二年。伯,其兄弟行也。以邑配其行,尤随季范叔之类。费是庈父之食邑。僖元年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,遂为季氏邑。今山东兖州府费县西北二十里有故城是也。说者所谓费伯之费读如字,与季氏费邑之费读如秘者有别。然先儒无此说。据《路史》,读如字者乃滑国之费,今河南缑氏县是也。郎在兖州府鱼台县东北八十里,郎与极接壤。城郎为明年八月入极张本。非公命而与役者,盖公在谅闇,内事委于卿佐也。春秋时,虽未葬先君,亦出会盟。

933[清]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》卷二十三:郑祭足字仲。桓五年《左传》称祭足。十一年《传》称祭仲。足,名也;仲,字也。杜注以为名仲字仲足,失之。

934刘师培:《古书疑义举例补·二语相联字同用别之例》,《中国现代学术经典·黄侃、刘师培卷》,河北教育出版社,1996年,第515页:贰于己之“贰”,为形容增益之词;国不堪贰之“贰”,为形容离畔之词。是犹“离”有“分义,离训为丽,又有附合之义也。”

935[梁]萧统编,[唐]李善注《昭明文选》卷四十八·杨雄《剧秦美新》注引《左传》服虔注:天玄地黄,泉在地中,故言黄泉。李零:《中国方术续考》,东方出版社,2001年,第250-251页:“黄泉”是指地下的泉水。《淮南子》往往以“九天”对“黄泉”(《修务》)或“黄垆”(《览冥》、《兵略》),其义与“九野”同(《原道》)。可见“黄泉”的“黄”是与“地”有关。

936《汉书·艺文志》:传曰:“不歌而诵谓之赋。”

937[清]沈彤《春秋左传小疏》释“不如早为之所”:为之所谓居以可制之邑。[清]朱骏声《春秋左传识小录》释“不如早为之所”:按所读为处,犹言处置也。

938“未尝君之羹”,杨伯峻:《春秋左传注》,中华书局,1990年,第15页:羹,肉汁也。《尔雅·释器》及《仪礼》郑注并云:“肉谓之羹。”此即指上文所舍之肉,盖熟肉必有汁,故亦可曰羹。

另参郑慧生:《〈左传〉训诂五则》,《河南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06年3月:我以为,区别就在于有肉无肉,颍考叔把肉带回家去,就让母亲尝到了君之羹,君之羹就是肉食。……而颍考叔小人之食,为无肉之食。郑庄公之羹,为有肉之食。考叔之母未尝君之羹,考叔才把肉留下来,以便送给母亲吃。注释者应当写明,什么叫小人之食?什么叫君之羹?关键只在于有肉、无肉。从这里又可以判明,颍考叔不是一个大官,颍谷封人只是一个庶人之职,其地位之高低,赶不上一个大夫。

939“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”,此句较难解,《诗经》原文之义与《左传》“君子曰”引文之义也未必合拍。杨伯峻:《春秋左传注》,中华书局,1990年,第16页:诗见今《诗经·大雅·既醉》。匮,竭尽也。永,长也,久也。锡,赐也。言孝子为孝,无有竭尽之时,故能以此孝道长赐予汝之族类。

杨伯峻以“类”为“族类”之义,而旧注当,毛传训“类”为“善”,郑笺训“类”为“族类”,历来争议较大。参见张红:《〈左传〉引〈诗〉新探》,《成都教育学院学报》,2005年8月:正如杜预所言,《左传》引此诗,是为了赞扬颖考叔的“纯孝”,孝行不竭,延及庄公。那么《左传》的“永锡尔类”,“尔”当指颖考叔。“类”当指同类、族类。但这是否就是《诗·既醉》的本意呢?杜预对此持否定看法:“诗人之作,各以情言,君子论之,不以文害意。”而郑玄、刘文淇却对此持肯定观点,认为《左传》此篇引“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”,《传》意与《诗》意是一样的。郑玄释《既醉》此句云:“永,长也。孝子之行,非有竭极之时,长以与女之族类。谓广以教导天下也。《春秋传》曰:‘颖考叔,纯孝也,施及庄公。’”郑《笺》释此诗,即引《春秋传》作证。刘文淇在《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》中同意郑玄的看法,且云:“……《正义》谓:……类,谓子孙族类。此《传》意以为事之般类。谓《诗》意与《传》意不同。非也。”今案:《诗·既醉》中“孝子不匮,永锡尔类”,本言周成王之群臣皆为君子,皆有孝子之行,且孝行永不竭极。成王德能如此,故上天长久地赐给成王以善道、治国之道。“尔”,此应指成王,“类”为“善”义。此与《左传》不同。

另参牟维珍、富金壁:《〈诗·大雅·既醉〉篇关键语词解诂》,烟台师范学院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3年3月。于智荣、李立:《〈诗经〉“永锡尔类”正诂》,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》,2007年3月。吕庆业:《“永锡尔类”解》,《古汉语研究》,1995年第1期。赵明因:《“有教无类”新解》,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,1995年第4期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楚郎  命运修正系统[快穿]  农家子的科举路  世界十大超级间谍传奇  大佬,锦鲤甜妻在七十年代重生了  单恋  我和隔壁影后官宣了  当犬系皇帝遇上狼系摄政王  吃个鸡儿[电竞]  退出修罗场后我对情敌真香了  蜉蝣症  御坂0000号要成为英雄  跟六个大魔王订婚后  先婚后爱  [HP]涩果  强势缠爱,总裁欺人太深  保卫大武汉:武汉会战  活不明白  女配重生后更能作了  本宫不想当皇后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