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经典美文网

51经典美文网>春秋 隐公元年 > 第204章(第1页)

第204章(第1页)

170金景芳、吕绍纲:《〈尚书·虞夏书〉新解》,辽宁古籍出版社,1996年,第445页。

171李一民:《〈甘誓〉所反映的夏初社会——从〈甘誓〉看夏与有扈的关系》,《〈尚书〉与古史研究》,中州书画出版社,1983年。

172顾颉刚、刘起釪:《尚书校释译论》,中华书局,2005年,第869页。

173[晋]杜预注,[唐]孔颖达疏《春秋左传正义》:郑康成依据纬候以正朔三而改,自古皆相变。如孔安国以自古皆用建寅为正,唯殷革夏命而用建丑,周革殷命而用建子。杜无明说,未知所从。

174详见董作宾:《中国现代学术经典·董作宾卷》,河北教育出版社,1996年,640-642页。(案:在唐肃宗上元三年以后,造反军倒是有改过正朔的,如宋仁宗庆历七年贝州王则造反,见[宋]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一百六十一:贝州宣毅卒王则据城反……僭号东平郡王,以张峦为宰相,卜吉为枢密使,建国曰安阳,榜所居门曰中京,居室厩库皆立名号,改元曰得圣,以十二月为正月。百姓年十二以上,七十以下,皆涅其面曰“义军破赵得胜”。旗帜号令,率以佛为称。)

175殷崇浩:《〈七月〉之历探》,《文史》,总第15辑,第180,182页:先秦时代,多历并存,除六历(黄帝调历、颛顼历、夏历、殷历、周历、鲁历)而外,还有其他古历……然而对于这众多历法的认识至今仍然是模糊的。在汉代,学者们基于它们之中的夏、殷、周三历在春秋战国时并用的情况,弄出了一个三正的理论……并没有科学上的根据。……汉代学者之说,一直未被学术界认可。唐朝的司马贞也有一说,他认为殷人之历为建子之历,亦不过一家之说而已。殷人的历法到底如何,有待探索。

176[宋]吕大圭《春秋或问》卷一“春王正月”条:或问:“王正月之说,建子之月乎?建寅之月乎?”曰:“此千百年未决之论也。以愚观之,以《春秋》考《春秋》足矣。大抵从建子之说,则与《诗》、《书》不合,从建寅之说,则与《周礼》、《春秋》、《孟子》不合……”

177常玉芝:《殷商历法研究》,吉林文史出版社,1998年,第369页。

178郑慧生:《殷正建未说》,《史学月刊》,1984年第1期。

179张培瑜、孟世凯:《商代历法的月名、季节和岁首》,《先秦史研究》,云南民族出版社,1987年。

180详见董作宾:《中国现代学术经典·董作宾卷》,河北教育出版社,1996年,第643-644页。

181钱穆:《论语新解》,巴蜀书社,1985年,第378页:今仿欧美用阳历,略在冬至后十日改岁,犹周正也。阴历合于农时,今亦谓之农历。

182杨伯峻:《春秋左传注》,中华书局,1990年,第6页。

183杨伯峻:《论语译注》,中华书局,1980年,第29页。

184钱穆:《论语新解》,巴蜀书社,1985年,第67页。

185《汉书·律历志》:三代既没,五伯之末,史官丧纪,畴人子弟分散,或在夷狄,故其所记,有《黄帝》、《颛顼》、《夏》、《殷》、《周》及《鲁历》。

186《金文今译类检·殷商西周卷》,广西教育出版社,2003年,第37页。

187《金文今译类检·殷商西周卷》,第60页。

188详见杨伯峻:《春秋左传注》,中华书局,1990年,第6页。

189赵伯雄:《〈春秋〉记事书时考》,《文史》,2006年第3辑,第5-14页。

190杨伯峻:《春秋左传注》,中华书局,1990年,第6页。

191杨伯峻:《春秋左传注》,第5-16页。

192洪业:《春秋经传引得序》,《洪业论学集》,中华书局,1981年。

193[宋]朱熹《与张敬夫》,《朱子全书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安徽教育出版社,2002年,第21册,第1330页:《春秋》正朔事,比以《书》考之,凡书月皆不著时,疑古史记事例只如此,至孔子作《春秋》,然后以天时加王月,以明上奉天时、下正王朔之义。而加春于建子之月,则行夏时之意亦在其中。观伊川先生、刘质夫之意似是如此。但“春秋”两字乃鲁史之旧名,又似有所未通。幸而与晦叔订之,以见教也。

194[宋]王应麟《困学纪闻》卷六“春秋”:春王正月,《程氏传》曰:周正月非春也,假天时以立义耳。《胡氏传》曰:以夏时冠月,垂法后世,以周正纪事,示无其位不敢自专。朱文公谓:以《书》考之,凡书月皆不著时,疑古史记事例如此,至孔子作《春秋》然后以天时加王月,以明上奉天时、下正王朔之义。而加春于建子之月,则行夏时之意亦在其中。以程子假天时以立义考之,则是夫子作《春秋》时特加此四字以系年,见行夏时之意。如胡氏之说,则周亦未尝改月,而夫子特以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,月下所书之事是周正建子月事。自是之后,月与事常差两月。恐圣人制作不如是错乱无章也。刘质夫说似亦以春字为夫子所加,但鲁史谓之《春秋》,似元有此字。石林叶氏考《左传》祭足取麦,谷、邓来朝,以为《经》、《传》所记有例差两月者,是《经》用周正而《传》取国史,有自用夏正者,失于更改也。陈氏《后传》曰:以夏时冠周月,则鲁史也。夫子修《春秋》,每孟月书时,以见鲁史每正月书王以存周正,盖尊周而罪鲁也。张氏《集传》曰:周官布治,言正月之吉,此周正也。而以夏正为正岁。《诗?七月》言月皆夏时,而以周正为一之日,可见兼存之法。沙随程氏曰:周正之春包子、丑、寅月,吕成公《讲义》于春字略焉,盖阙疑之意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保卫大武汉:武汉会战  御坂0000号要成为英雄  蜉蝣症  跟六个大魔王订婚后  世界十大超级间谍传奇  当犬系皇帝遇上狼系摄政王  退出修罗场后我对情敌真香了  我和隔壁影后官宣了  强势缠爱,总裁欺人太深  [HP]涩果  活不明白  女配重生后更能作了  楚郎  大佬,锦鲤甜妻在七十年代重生了  先婚后爱  单恋  命运修正系统[快穿]  吃个鸡儿[电竞]  农家子的科举路  本宫不想当皇后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