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经典美文网

51经典美文网>春秋时期的隐者来源 > 第219章(第1页)

第219章(第1页)

444《礼记·内则》:三月之末,择日翦发为鬌,男角女羁,否则男左女右。是日也,妻以子见于父。贵人则为衣服,由命士以下皆漱澣,男女夙兴,沐浴衣服,具视朔食。夫人门,升自阼阶,立于阼,西乡,妻抱子出自房,当楣立,东面。姆先相,曰:母某敢用时日,只见孺子。夫对曰:钦有帅。父执子之右手,咳而名之,妻对曰:记有成。遂左还授师。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。妻遂适寝。夫告宰名,宰辩告诸男名,书曰: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。宰告闾史,闾史书为二,其一藏诸闾府,其一献诸州史,州史献诸州伯,州伯命藏诸州府。

445年纪限定未必确切,至少天子与诸侯例外。参见[汉]谯周《五经然否论》,《汉魏遗书钞》:国不可久无储贰,故天子、诸侯十五而冠、十五而娶。另参[汉]许慎《五经异义》,《汉魏遗书钞》:按《礼传》,天子之年,近则十二,远则十五,必冠矣。另参[晋]束皙《五经通论》,《汉魏遗书钞》:男十六可娶,女十四可嫁。

446这个顺序应该是有特定涵义的。参见[汉]谯周《五经然否论》,《汉魏遗书钞》:娶必先冠,以夫妇之道王教之本,不可以童子之道治之。

447《榖梁传》和《尚书大传》都说“男三十而娶,女二十而嫁”,但这个说法很是可疑,蜀汉谯周以为这是说年龄上限,见谯周《五经然否论》,《汉魏遗书钞》。另外我们可以向后看看汉朝的例子,据彭卫统计,汉代男子的初婚年龄多在十四至十八岁之间,女子多在十五岁左右。见彭卫:《汉代婚姻形态》,三秦出版社,1988年。

448《白虎通·姓名》:故《礼服传》曰:“子生三月,则父名之于祖庙。”一说名之于燕寝。名者,幼小卑贱之称也。质略,故于燕寝。

449《白虎通·姓名》:称号所以有四何?法四时用事先后,长幼兄弟之象也。故以时长幼号曰伯仲叔季也。伯者,长也。伯者,子最长迫近父也。仲者,中也。叔者,少也。季者,幼也。

450另一种常见解释如许倬云《西周史》,三联书店,1995,第282页:“周人的字,包括伯、仲、叔、季的长幼次序,而成年人的字,总有“甫”的称谓,如伯某甫,表示成年之后己可为人父了。”此说应源于王国维,杨宽曾有详论,见杨宽:《古史新探》,中华书局,1965年,第244页。

451杨宽:《古史新探》,中华书局,1965年,第179-180页。

452杨宽:《古史新探》,第243页。

453杨宽:《古史新探》,第243页。

454[清]俞樾《湖楼笔谈》,《九九销夏録》,中华书局,1995年,第226页:古妇人不以名行,而《汉书》所载妇人之名甚众。

455[清]陈立《白虎通疏证·姓名》:所以五十乃称伯仲者,五十知天命,思虑定也。能顺四时长幼之序,故以伯仲号之。《礼·檀弓》曰:“幼名冠字,五十乃称伯仲。”《论语》曰:“五十而知天命。”陈立疏:《冠礼》疏云:“殷质,二十为字之时,兼伯仲叔季呼之。周文,为字之时,未呼伯仲,至五十乃加而呼之。”故《檀弓》曰:“幼名冠字,五十以伯仲,周道也。”《檀弓》疏云:“年二十,有为人父之道,朋友等类,不可复呼其名,故冠而加字耳。至五十,耆艾转尊,又舍其二十字,直以伯仲呼之。”凌先生曙《群书问答》云:“诚如孔说,则徒以伯仲,将何以区别人耶?孔子生三日,名之曰丘,至二十,则称尼甫,至五十,去甫配仲,呼仲尼,岂有舍尼而称仲者哉!然则孔子生周时,故从周制,故五十乃称伯仲也。”若然,《冠礼》于二十而冠之时,即云“伯仲叔季,唯其所当”者,盖兼二十后至五十时言之,不必冠时即呼伯仲也。

456参见[清]汪中《经义知新记》,《新编汪中集》,广陵书社,2005年,第8页:《檀弓上》:“幼名,冠字,五十以伯仲。”《正义》引《礼纬·含文嘉》云:“质家称仲,文家称叔。”案:何休数称质家。文家,沿纬书之说也。

457杨宽:《古史新探》,中华书局,1965年,第241页,注1:贾公彦疏说:“周文,二十为字之时,未呼伯仲,至五十乃加而呼之,故《檀弓》云五十以伯仲,周道也。是呼伯仲之时,则兼二十字而言,若孔子呼尼甫,至五十去甫以尼配仲,而呼之曰仲尼是也。”据金文看来,许多人都以伯仲连同某甫称呼,贾公彦之说多不可信。孔颖达疏又说:“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,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,故冠而加字。年至五十曰艾,转尊,又舍其二十之字,直以伯仲别之。《士冠礼》二十已有伯某甫、仲叔季,此云五十以伯仲者,二十时虽云伯仲,皆配某甫而言,五十时直呼伯仲耳。”这个说法比较可信,西周、春秋文献中仅称伯仲而略去某父的例子,很常见。习惯上到五十岁后可以单称伯仲,带有敬老的意思。

458[清]杭世骏《订讹类编》,《订讹类编·续补》,中华书局,1997年,第184页:仲孙是桓公庶子庆父之后,后改仲曰孟,邢疏曰:孟者庶长之称,言己是庶,不敢与庄公(案:桓公嫡子)同伯仲叔季之次,故取庶长为始也。

459[晋]杜预注,[唐]孔颖达正义《春秋左传正义·隐公元年》:孟仲叔季兄弟姊妹,长幼之别字也。孟伯俱长也。《礼纬》云“庶长称孟”,然则適妻之子长者称伯,妾子长于妻子,则称为孟,所以别適庶也。故杜注文十五年及《释例》皆云:“庆父为长庶,故或称孟氏。”沈氏亦然。案传赵庄子之妻,晋景公之姊,则赵武適妻子也,而武称赵孟。荀偃之卒也,士匄请后,曰“郑甥可”,则荀吴妾子也,而吴称知伯。岂知氏常为適而称伯,赵氏恒为庶而称孟者也?盖以赵氏赵盾之后,盾为庶长,故子孙恒以孟言之,与庆父同也。推此言之,知知氏荀首之后,传云“中行伯之季弟”,则俱是適妻之子。但林父、荀首并得立家,故荀首子孙亦从適长称伯也。或可春秋之时不能如礼,孟伯之字无適庶之异,盖从心所欲而自称之耳。契姓子,宋是殷后,故子为宋姓。妇人以字配姓,故称孟子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当犬系皇帝遇上狼系摄政王  跟六个大魔王订婚后  楚郎  世界十大超级间谍传奇  保卫大武汉:武汉会战  命运修正系统[快穿]  我和隔壁影后官宣了  退出修罗场后我对情敌真香了  蜉蝣症  农家子的科举路  本宫不想当皇后  吃个鸡儿[电竞]  [HP]涩果  御坂0000号要成为英雄  女配重生后更能作了  单恋  大佬,锦鲤甜妻在七十年代重生了  先婚后爱  活不明白  强势缠爱,总裁欺人太深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