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经典美文网

51经典美文网>绵绵思远道绵绵什么意思 > 第170章(第1页)

第170章(第1页)

蚂蚁搬家似地清运,使环抱着古城的鸳鸯河冰面上堆满了清运出来的积雪。很快,竟然形成了一道高高的雪墙!戴彰勋出城一望,乐了,这不是又多了一道防御工事么?

与商民们正好相反,戴彰勋此刻却无事可干了。他回到署衙,拿出《多伦诺尔会盟碑》的拓片。这张拓片有汉、满、蒙、藏四种文字,满蒙藏三种他是不懂的,他仅临摹汉字。这个碑文是康熙皇帝御笔亲书。康熙皇帝的字以董其昌书法为圭臬,颇有瘦劲清奇之气、豪放旷达之势。戴彰勋仔细揣摩着这上面的字体,在古城的喧闹中追求一个片刻的宁静。金旺则站在一旁仔细地研墨。

临摹了足有六遍,戴彰勋有些腰酸了,他刚伸了一个懒腰,周青山和同知署的教谕便走了进来。他俩请了一个安,说道:&ldo;打搅大人您了!我们有事要向您禀报的。&rdo;

&ldo;说吧!&rdo;戴彰勋撂下了笔。

&ldo;是年前祭孔大典的事儿……&rdo;

&ldo;祭孔?我朝规矩,不是祭孔大典都在每季的第二个月进行的吗?这还不到正月啊!&rdo;戴彰勋在东北做知县时,每年都要主持祭孔大典活动,他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清楚的。

同知署的教谕文邹邹地答道:&ldo;然也!我朝规定的孔子大祭是在每季的仲月,也就是二、五、八、十一月的上丁日举行。原本,咱们抚民厅和州县的规矩是一样的,只在二、八月举行。可是,多伦诺尔与内地的情况不同,朝廷规定的祭孔日期正是在我城商业最为繁忙的季节,商人们不好集中。于是,早时的理事同知署就上报直隶总督府,要求改为年底和秋天八月二十七日孔圣人生日那天举行,这时商人们相对集中一些。朝廷恩准后,我们就在这个时间开始举行祭孔大典活动,这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。&rdo;

&ldo;原来如此!&rdo;戴彰勋说。

教谕说完,上前一步,将参加祭孔大典人员名单和制定的祭孔礼仪程序表递了上去,连忙说:&ldo;主祭官是大人您,您是这里最有资格的人了!&rdo;

戴彰勋接过名单,只见这上面写的有主祭官戴彰勋、司仪官荀秀才,地方官员、长老、商务会会董若干,乐生四十五名、佾生三十六名,祭品为三牲,主祭场为孔庙等等。这个孔庙,戴彰勋去过,在山西会馆东侧。

戴彰勋看完名单,说道:&ldo;这个名单还可以,只是这个司仪官??&rdo;

教谕赶紧解释:&ldo;司仪官是我们这里的荀老秀才,老有才了!&rdo;

多伦诺尔商风炽烈,读书的人少。所以,老秀才弥显珍贵,很多重要的活动都得找他。

戴彰勋说:&ldo;我不是那个意思。我见过这个荀老秀才,虽说他学识渊博,但他的年龄也太大了吧?连说话都不利索了。这么严肃而隆重的祭孔典礼活动交给这个耄耋之人来主持,我担心得很。&rdo;

教谕忙问:&ldo;除了他,这司仪官可没啥人选了,大人您看谁最合适?&rdo;

戴彰勋考虑了一下,说:&ldo;依我看,周主簿,就由你代表我们同知署来担任司仪官好了!&rdo;

周青山一听,急忙摆手道:&ldo;卑职可不行!这么重要的仪式,卑职不够资格……&rdo;

&ldo;什么够不够资格的?&rdo;戴彰勋说,&ldo;本官来到这里之后,发现你是一个人才,年轻有为。我们举行祭孔大典,目的是要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,要面向未来,要去发展!文化是用人去传承的,是由人才去发展的。如果一个官府不重视文化人才,恰恰说明这个官府根本就没有文化素养。那还举行什么祭孔大典?本官不想让后人说我埋没人才。再说了,这么重要的仪式,让一个年老而又循规蹈矩的人去主持,还怎么去发展?你不去学习又怎样去继承?我们这些人终归是这座城市的过客,这么重要的事情还需要你们这些年轻的当地人去传承啊!&rdo;

&ldo;戴大人……&rdo;

如此地信任,让周青山的眼睛有些湿润了。

教谕见风使舵:&ldo;大人您真英明!我们原来举办重大活动时,都要请荀老秀才的。大家也担心后继无人。现在大人您给我们选了一个人才,太好了。&rdo;

戴彰勋没有理会教谕的奉承,他一锤定音:&ldo;就这么定了。腊月二十五子夜,冬尽春回那天举行祭孔大典。??周主簿,你身为司仪官,下去好好准备吧!&rdo;

能够参与祭孔大典,在戴彰勋作为一个莘莘学子的时候,是极为荣耀的事情。因为所有的读书人都会认为参加对&ldo;大成至圣先师孔子&rdo;的祭拜,会让读书人的思想达到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、会最大限度地净化自己的心灵,至少也能提高他本人的身份。但戴彰勋在做了地方官之后,这种大祭又是让他最为头疼的事情。因为这种繁琐的程序竟有迎神、初献、亚献、终献、撤撰、送神六部分,三十三道之多。而且,每道程序都要由主祭官亲自操持,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。整个祭孔大典往往会从子夜持续到凌晨,在这寒冷刺骨的冬夜里,任何人都难以吃得消。可他又不得不做。这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官份内之事,更主要的是要通过&ldo;祭孔&rdo;活动来体现古城商人们的&ldo;忠孝节义&rdo;以及&ldo;尊师重道,礼敬尤隆&rdo;&ldo;民无信不立&rdo;这样一种观念,来推动一方安定和古城经济的发展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菊与刀  重生之学霸千金  回到三国变成蟒  如厌魅附身之物  全职赘婿  两分铜币  新房客和活死人(1/14系列第2季)  亿万老公太危险  朕的皇后是神棍  谋臣夫人娇养手册  流浪诸天的武神行者  气球上的五星期  都市圣医  权柄  猎奇的后果  智脑成精,军师登基[基建]  陆爷家的小可爱超甜  首席法医可可  大器尊  豪门逆袭:暖心总裁不好撩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